在我國古代有一種以茶易馬的交易,簡稱“茶馬互市”,甚至朝廷還為了保障這種交易而設置了專門的“茶馬司”。為什么朝廷會對“茶馬互市”如此重視呢?
緣起 民族團結結茶緣
據悉,宋朝初年,內地還是主要用銅錢向邊疆少數民族購買馬匹,但是這些地區的牧民則將賣馬的銅錢漸漸用來鑄造兵器,這在某種程度上威脅到宋朝的邊疆安全。太平興國八年(983年),宋朝正式禁止以銅錢買馬,改用茶葉等來進行物物交換。統治者為了使邊貿有序進行,還專門設立了茶馬司。
自茶馬交易以來,當時只有漢川一帶的茶由政府控制,稱為官茶。而安化黑茶在沒有定為官茶之前,屬于私茶,不能隨意邊銷,但由于安化黑茶滋味濃厚醇和,適合邊民的口味,而且量多價廉,深受西藏喇嘛的喜愛,以至于西藏刺嘛朝貢回藏時,拒絕朝廷所撥四川烏茶作為賞賜,而繞道湖廣收買湖南安化黑茶,這在當時是非法的。但安化黑茶依然極大地沖擊了漢中、四川的官茶。
明萬歷二十三年(1595年),御史徐僑上奏認為湖茶對西北游牧民族有利,不宜禁止。自此安化黑茶終于由朝廷正式定為官茶以“取代漢川之茶,貯邊易馬?!卑不诓璞粦舨空蕉檫\往西北地區之“官茶”后,西北邊銷茶逐漸由安化黑茶取代。
由于自然環境方面的原因,藏族對茶葉十分依賴;朝廷控制了茶葉的供給,就等于控制了藏族人的生活,久而久之,“茶馬互市”成為了宋代統治者制約藏族的一種重要方式。
于是,茶葉不但成為中原王朝與西北和西南地區的藏族之間的大宗經貿產品,而且也成朝廷與藏族之間保持友好關系的物質手段?!安桉R互市”既保障了民族團結,又在維護西南地區的安全與穩定方面起到重要作用。
情深 生命之飲在安化
為什么藏族人民對茶葉的依賴如此之深呢?原來,藏族人平日飲食以牛羊肉為主,容易積食且缺乏維生素。而安化黑茶既可為藏民提供豐富的維生素,茶中的咖啡堿、氨基酸、磷脂等還能有助于消化,可以調節脂肪代謝。
曾有法國醫學調查團到我國新疆、青海、內蒙古等地區調查,經抽血化驗,發現游牧民族雖然均以高脂肪、高蛋白、高膽固醇的肉類食物為主食,但他們體內所含膽固醇、血脂、三酸甘油酯等卻都低于一般人的標準。后來調查團展開深入調查,最終將目標鎖定在牧民們日常飲用的安化黑茶上,并將其帶回巴黎進行臨床試驗。原來安化黑茶具有的消食去膩、降三高、補充膳食營養等保健功效,正是牧民們三高發病率低的重要原因。
在少數民族中這樣的話牧民們一直口耳相傳,“寧可三日無食,不可一日無茶”,“一日無茶則滯,三日無茶則病”。他們的生命便是與安化黑茶緊密聯系在一起的。